CBA联赛自1995年八强赛算起,联赛中很少有人扣篮,可以说寥寥无几。主要原因是球员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,尤其是身高整体偏矮,2米出头的身高都在打4号位或者5号位置!此外,我们的球员打球相对含蓄内敛,也是扣篮较少的原因之一。
CBA联盟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,特意在联赛的技术统计中增加了“扣篮次数”。王治郅就拿过CBA联赛的扣篮王这个荣誉。
所以,从CBA25年的发展史上看,在比赛中扣篮还是属于稀缺动作。因为我们CBA球员的身体素质和NBA球员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,做不到把扣篮当成家常便饭的程度。
关于扣篮, CBA联赛一直以来都有几个流行词。经典款叫“投扣二合一”,时代款叫“勉扣”。论说起来,就是我们的球员完成扣篮的质量不高,在一个刚刚能完成的的水平。
不能高水平地完成扣篮动作,主要的差距有2点:第一是核心力量不足,腰背挺不起来;第二是滞空的时间不够,单手扣篮容易砸飞。
说到这里,就可以回应为什么双手扣的次数比较多的原因了。双手扣稳妥、保险、成功率高。
CBA的教练,尤其是本土教练,并不会过多的鼓励球员在比赛中扣篮。有时甚至会要求队员少扣篮,这主要是出于避免球员伤病的考虑。
因此,CBA出现的扣篮都是双手扣篮,这样扣得容易,高高跃起双手把手放进篮筐即可!扣完之后双手抓框,落地也简单,可以更大程度地保护自己。